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辣味”十足
jv
2025-04-05 04:21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发展三大一特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 首先,要加强政府组织协调力度。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煤炭利用清洁化程度低的现实状况,造成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核电发展思路。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10032亿吨,剩余可采储量2040亿吨左右。应制定加快发展三大一特的规划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项目安排和配套政策,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集中必要财力物力加快推进。特高压线路占用的输电走廊宽度仅为传输相同电力容量500千伏紧凑型线路的50%,线损率低约65%。可以说,特高压是电力传输的高速公路,采用特高压输电是发展大水电、大煤电的前提条件。
首先,建设特高压电网,只是为大规模电力流构建了高速通道,并不涉及电力体制问题。与输煤相比,采用特高压输电方式的经济优势将越来越明显。2006年,各省区市积极贯彻中央部署,对GDP能耗、污染排放指标进行了逐级分解,很多地区还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国有大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
北京将宾馆、商业楼宇、大学和政府机关等大型耗能公共建筑作为节能工作重点,开展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定额管理和能源差价措施,在全国率先实施国三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并拟于2008年实施国四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重庆市先后制定发布了110项高耗电产品电力消耗限额、16项工业产品天然气消费限额、3项重点耗煤产品用煤限额,以及部分主要工业用能设备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指导企业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截至2006年底,全市近150家污染大、能耗高的企业实施了搬迁改造,合成氨、电石、硫酸、油制气等27种传统工业产品退出了生产,并基本消灭了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纸和小钢铁企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顺利完成了万元GDP能耗降低4%的目标。研究表明,通过实施能效电厂项目,江苏能够在四年内减少未来装机和电量需求15%,同时只需投入相当于建新电厂四分之一的成本。
二是分解GDP能耗、污染排放指标和建立公报制度。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功夫,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做法四: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为了集中力量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实施节能和污染防治十大重点工程,并在全国实施了1000家重点高耗能企业节能行动。去年以来,国家批准了13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各个试点省份也都在积极制定实施方案。还积极启动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确定了第一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84家,包括试点企业69家、试点园区8家、试点县1个、试点城市6个。
各地经验表明: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是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抓结构调整就是抓住了节能减排的牛鼻子。还利用政府节能专项资金,集中扶持100余项共性、关键性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项目,推进节能科技成果产业化。上海、山西、江苏省设立了节能监察中心,赋予节能执法地位。河北省在国家确定的112家重点节能企业之外,又选择109家年耗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全力实施双百企业节能工程。
就是利用市场机制,在尊重发电企业经营自主权和不推动电价上涨的前提下,减少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电站发电,增加高效低排放电站发电,起到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的双重功效。 做法五: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设。
四川省为了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从1999年开始就实行了水火置换,至今已累计完成水火电量发电权交易77亿千瓦时,减少煤炭消耗3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万吨,减少灰渣和粉尘排放210多万吨。山东省在济钢和莱钢进行了企业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成效显著。
如五大电力公司和30个省、区、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十一五期间,上大压小和关闭小火电5000万千瓦,仅此一项措施每年可节约煤炭5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60多万吨。 (2005年) 进入 唐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节能减排 能源 。一年多来,各地纷纷研究和制定对策,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已经初显成效。浙江省建立财政节能专项,2005年拿出2500万元集中扶持了100余项节能项目,2006年增加到4000万元。山东省2006年新增1?5亿元节能资金,集中突破一批节能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并宣布从2007年开始对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和企业以及重大节能成果进行重奖,奖金最高可达100万元。一是完善节能管理机构建设。
广东省组织实施了以解决产业重大关键及共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十二大重点技术创新专题,包括清洁生产及绿色产品、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和新能源等。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措施,使全省2006年单位GDP能耗削减4%的目标得以实现。
上海市开展对《上海市节能条例》修订的调研工作,以及《上海市节约能源监察办法》、《上海市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的制定工作,对汽车、空调、冰箱等节能潜力大、使用面广的用能产品,严格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浙江省在2006年7月公布了第二批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导向目录,包括4个类别、22个种类。
循环经济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监测和审计,定期组织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落实情况的检查,加强节能执法工作。
这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向节能减排领域的节能融资新机制。就是利用市场机制,在尊重发电企业经营自主权和不推动电价上涨的前提下,减少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电站发电,增加高效低排放电站发电,起到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的双重功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近150家污染大、能耗高的企业实施了搬迁改造,合成氨、电石、硫酸、油制气等27种传统工业产品退出了生产,并基本消灭了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纸和小钢铁企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顺利完成了万元GDP能耗降低4%的目标。据统计,江苏省自2006年9月开始实行发电权交易,仅四个月时间就实现替代电量6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000吨。
北京着力退出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比重。重庆市先后制定发布了110项高耗电产品电力消耗限额、16项工业产品天然气消费限额、3项重点耗煤产品用煤限额,以及部分主要工业用能设备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指导企业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各地经验表明:抓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创造性地实施中央确定的重点领域十大节能工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制定和完善节能减排法规和标准。
各地经验表明:管理和监管能力不足、执行力不强是制约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和体制,是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目前,各试点单位正按照要求,积极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
2006年,各省区市积极贯彻中央部署,对GDP能耗、污染排放指标进行了逐级分解,很多地区还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国有大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国家在辽宁、北京和山东试点成功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支持建立了节能项目贷款担保基金,帮助节能服务公司从商业银行获得实施节能项目的贷款,推动节能产业化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是狠抓落实。山东省成立了副厅级省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资源节约、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三个处,加大了节能工作的协调力度,提高了贯彻实施的权威性和效率。
山东省2006年新增1?5亿元节能资金,集中突破一批节能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并宣布从2007年开始对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和企业以及重大节能成果进行重奖,奖金最高可达100万元。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功夫,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还利用政府节能专项资金,集中扶持100余项共性、关键性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项目,推进节能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自愿协议,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节能潜力,制定出比政府规定的节能指标更高的目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自身发展的统一。
二是分解GDP能耗、污染排放指标和建立公报制度。各地经验表明:节能减排不能单靠政府推动,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四)保障煤电油供给。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所以要推动城镇化。
(本文写作过程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许多研究人员的帮助。
再次,要布局先导产业,培育世界级的先进产业集群。
允许内蒙古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或参照陕西、贵州等省的做法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专项用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解决民生问题、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